BOB半岛地处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风起时飞沙走石,风止时千沟万壑。西北大学地质学家王家鼎,与这片黄土地结下了不解情缘。
“黄土结构疏松,易发生滑坡、塌陷、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黄土地区大型工程下的防灾减灾问题,是我30多年来研究的课题。”近日,王家鼎团队申报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得2023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他投身地质工程研究多年来的众多硕果之一。
生长于陕西省蓝田县的王家鼎,少年时期就爱听堂兄讲青海地质队的故事,故事里的壮美山河、奇妙经历化成了他对地质专业的无限憧憬。1979年,他考入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就读,后又进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留所工作后开启了向往已久的地质人生。
多年来,他手拿地质锤走过戈壁荒滩,也攀过悬崖峭壁。“干了地质,就得有奉献精神。”一次攀崖采样时,他遇上塌方,头顶的碎石不断滚落,返回的路也被冲得不见踪影……千钧一发之际,同事用绳索将他硬拉了上来。回想起这样的遇险经历,王家鼎至今心有余悸。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防灾、减灾工作占很大比重。与灾害搏斗、与时间赛跑,常常,村落受灾、人民受苦的景象令他心生自责:“恨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村民免于灾难!”这样的情绪转化为动力,鞭策着他以原创性理论参与泥石流滑坡预报研究。
多年的野外磨炼,将王家鼎打磨成为意志坚定、技术过硬的地质人。1994年,他怀着对家乡的眷恋调入西北大学。
2004年BOB半岛,中国进入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期,郑西高铁是我国在黄土地区建设的第一条高铁。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高铁,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原铁道部公开招标,寻求“高铁机车振动引起路基沉陷”重大难题解决办法,由王家鼎牵头的西北大学团队也参与其中。
顶着恶劣的气候、咬牙坚持“做不完”的实验,厚厚一沓论证书终于问世——王家鼎团队高分中标,并获得院士评委一致好评:“他们在黄土家门口研究黄土BOB半岛,真正把问题说透了。”
项目紧急、任务艰巨,大年初五,王家鼎便驱车奔赴郑州。从郑州到西安500多公里,每个重点路段都要勘探、采样、测试。整整两个月,他沿着郑西线趟,取回的土样堆满了地质学系后院。
没有前人经验,没有数据参考,团队艰苦攻关,终于拿出了第一份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动力特性与设计参数,“这一路上,土质不一样、黄土厚度不一样、收缩程度不一样,我们一段一段做实验,整理了满满3大张表。”王家鼎告诉记者:“这个数据拿出去,我们是要负责任的!”
也正是他们的成果,为郑西高铁以及大西高铁、宝兰高铁、郑太高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郑西高铁、大西高铁相继通车后,王家鼎又率团队投身重载铁路工程。“最重的铁路如何行驶在最软的地基上”成为他面临的新难题。
2009年,我国第一条按照30吨轴重重载铁路标准建设的瓦日铁路开工建设。线路频繁经过滑坡、溜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路段,王家鼎研制出特殊探头,解决了特殊地层隧道的灾害感知技术难题。
当铁路施工到达吕梁山脉,再次遇到重大难题:铁路边一处滑坡,无论如何找不到滑动面,若避绕处理,需增加13亿元投入。一筹莫展之际,王家鼎经反复勘测,将目光锁定在一处山沟。为寻找“症结”所在,他在腰间绑上安全绳,沿着陡峭的崖壁,深入40多米深的谷底泥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泥水透过胶鞋传来刺骨的冰冷。就在大家想要放弃的时候,王家鼎凭着独有经验找到了滑动面。
类似的状况,王家鼎遇到过多次。“就像没有明显症状的疑难杂症,要找到病根,只能凭借医生的经验。”为此,他常常应邀深入工程现场“出诊”。
多年来,王家鼎团队与国内外设计施工单位合作,构建了黄土灾害预防多项关键技术,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服务了国家的重大需求。2020年,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团队与多方合作的科技成果,还应用于大西高铁、巴基斯坦轻轨、晋中南和蒙华重载铁路等国内外20多条铁路和机场的建设运营中BOB半岛,纳入了行业规范BOB半岛,揽获了一系列国内外工程大奖。
“我是一个教书人,培养地质工程人才是我的使命。”扎根西北大学30余年,作为该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创建人、带头人,王家鼎主讲多个核心课程、编著课程教材BOB半岛、培养教学梯队,硕果累累。
他的授课以生动鲜活著称,工程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在教学中信手拈来。他不仅重视课堂上教学,也十分关注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陡崖上的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学讲解,令许多毕业学子至今记忆犹新。
多年来,他将103名硕士、博士、博士后送上一线工作岗位,从事与工程地质相关的工作。如今,托举更多、更亮的“新星”,为地质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依然是他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