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这里记述的是1938-1942年间西南联大第一个地学系学生本科班的野外地质实习,照片中的主人公们一生忙碌,生前无不怀念那段抗战烽火中的科学启蒙教育,点点滴滴留下了一些回忆,当他们能够回忆的时候已经又经历了运动不断几十年地狱般的文明浩劫,风烛残年中没有时间和精力翻翻找找发黄的学生时代照片。
到2013年这一班的同学们都已经先后魂归道山,同班同学中的一些名字也可能还会在地学界被记住一段时间:“刘东生、陈梦熊、韩德馨、穆恩之、顾知微、郝怡纯、陈庆宣、董申宝、马杏垣、池际尚、李璞、涂光炽、谷德振、杨开庆、胡伦积、罗明远、朱之杰、司徒俞旺、赵景德、李广源等。
这个班级的老师有袁复礼、孙云铸和米士(Peter Misch 德国犹太血人)等教授。
下图日寇的敌机常到昆明轰炸,1940年的一次空袭将西南联大校园炸毁,师生亦有亡。
西南联大地学系的师生们利用昆明周边有利的地质野外考察条件,几乎每个星期全有野外实习活动,假期学生们三三两两组成小组主动跑野外为毕业论文准备素材。
有一次,米士教授带领学生到抚仙湖畔的澄江县实习,爬完一座石灰岩形成的小山后,在湖畔休息。米士教授突然说;“我有一个问题要考一考诸位,请大家注意,那边近岸湖水中的一块灰色“露头”是什么岩石?一位同学立即回答说:“石灰岩”,有些同学也附和。米士建议那位同学亲自去打一块标本来。那位同学充满信心地将要接近那“露头”时,那块“岩石”却出人意料地摆动起来,再走进一看,原来是躺在水里的一条大水牛,大家不禁哈哈大笑。
米士教授最后笑着说:“做地质工作,光用眼睛在远处看是不够的,必须到跟前,用铁锤打下标本,仔细观察后,才能做出正确结论”。听完这番话,大家对将要从事的地质事业都有所领悟!
图2 西南联大1938级地质系学生在云南昆明周边实习,远山尽头为云南曲靖(右上),1940年 (刘东生摄)
图3 右边第五人戴帽子手拿笔记本者为刘东生,从这里1938年开始他一直保持着野外素描记录的习惯直到2008年去世。
图4 刘东生在大学实习期间采集到大量泥盆纪鱼类化石,以后写成专著在古生物志发表。
图5 孙云铸教授带领的古生物实习。本图片经过陈梦熊院士生前逐一确认:前:刘东生;站立:韩德馨,其前坐为陈梦熊,右站:为李广源,其前坐为孙云铸教授。中:举手为顾知微;左2:坐为谷德振。
图6 全班同学野外实习合影,后排左一,为刘东生。75年中他们、她们还有多少故事...这个班出来了十三名院士。目前社会对院士的议论,他们不会被吵到了。
黄绍显(1914-1989)山东即墨人,1914年7月生。铀矿地质研究创始人之一。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0)。后任云南大学助教、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西北地质调查局工程师。解放后,历任地质部工程师;第二机械工程部地质局副总地质师;第二机械部第二研究所副总地质师;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委员。多年从事铀矿地质研究。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89年8月10日逝世。
谷德振(1914-1982)河南密县人,1914年8月13日生。工程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家。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2)BOB半岛。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BOB半岛、地质部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从事地质力学,特别是小构造的研究,在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等项目中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创建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82年2月24日逝世。
贾福海(1914-2004)山西原平人,1914年8月23日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家。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1)。历任资源委员会副工程师、工程师;华东工业部矿产勘测处、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地质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三门峡水库、上海地面沉降、长江三峡坝址、天津市供水等项目中做出重要贡献。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4年10月3日逝世。
宋叔和(1915-2008)河北迁安人,1915年7月14日生。区域岩石及有色金属矿床学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38)。后留校任助教(1938-42),并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43年到新疆调查地区矿产。先后任地质部641地质普查勘测队副队长、西北地质局副总工程师;甘肃省地质局总工程师;西北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地质铀矿床研究所研究员、领导小组组长;名誉所长。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8年2月19日逝世。
叶笃正(1916-2013)安徽安庆人,1916年2月21日生。国际著名气象学家。我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西南联大(清华)地质地理气象毕业(1940),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1943),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1948)。1946-50年在芝加哥大学气象研究所工作。1950-56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并先后兼任南京大学气象系、清华大学气象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1966年后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BOB半岛、所长;中科院副院长。1981年被选为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王鸿祯(1916-2010)山东苍山人,1916年11月27日生。地质学家。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39),英国剑桥大学博士(1947)。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秘书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1980年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和教学。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10年11月22日逝世。
谢义炳(1917-1995)湖南新田人,1917年4月3日生。气象学家、教育家。西南联大(清华)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0)。浙江大学硕士(1943),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1949)。1950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2年起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物理系副主任、地球物理系主任。长期从事气象学教学和研究,有突破性成就,对我国天气分析和预报起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大气环流基础理论。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95年8月24日逝世。
池际尚(1917-1994)湖北安陆人,1917年6月25日生。地质学家、岩石学家。西南联大(清华)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1941),美国宾州布伦茂学院博士(1949),伯克利加州大学地质系博士后。1950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教授。曾任石油教研室主任、可燃性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副主任、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副主任。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94年1月逝世。
董申保(1917-2010)江苏常州人,1917年9月17日生。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0)。西南联大(北大)硕士学位(1944),1944-46年任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教员。1948-5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克莱蒙菲朗大学留学。195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52年调长春地质学院任教授、地质勘探系主任、院长助理、院长。1985年回北京大学任教,兼国家科委地质组副组长。多年从事变质岩及花岗岩研究,为我国找矿工作做出较大贡献。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10年2月19日逝世。
穆恩之(1917-1987)江苏丰县人。1917年9月30日生。地层古生物学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3)。1945-1949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南京分院副院长。从事研究笔石,建立了一个新亚目、十余新科和许多新属、新科,树立了中国笔石动物群的基本序列。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曾任常委。1987年4月8日逝世。
刘东生(1917-2008)天津人,1917年11月22日生。地质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环境地质学家。我国环境地质研究的开创人,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2)。后在中央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地质部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会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8年3月6日逝世。
关士聪(1918-2004)广东南海人,1918年1月14日生。石油地质学家。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0)。解放后历任地质部主任工程师;地质部石油总局总工程师;国家能源委员会石油组长等职。对我国地质普查和区域地质研究做出贡献,从事大庆油田地球科学工作,对中国陆相油田的发现和海相油田工作的方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钢铁资源的评价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4年4月25日逝世。
顾知微(1918-2011)江苏南京人,1918年4月1日生。地层古生物学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2),后任云南地质矿产所、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对我国中生代非海相双壳类化石的研究,对大庆油田探寻过程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均做出重要贡献。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11年3月19日逝世。
马杏垣(1919-2001)吉林长春人。1919年5月25日生。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学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2)。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1949)。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副院长。1978年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兼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80年起还担任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从事地质教学科研工作近60年,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BOB半岛。2001年1月22日逝世。
张炳熹(1919-2000)河南新旗人,1919年6月12日生。矿床学家、国家知名地质学家。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0),美国哈佛大学硕士(1948)、博士(1950)。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教授、系主任;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BOB半岛、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心主任等职。1980年任联合国任亚太经济自然资源司司长。对我国金属矿产,特别是稀有金属、特种非金属矿产的普查勘探、地质部重点科技攻关和发展战略均有重要贡献。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0年7月17日逝世。
涂光炽(1920-2007)湖北黄陂人,1920年2月14日生。地球化学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4),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1949)。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地学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主席成员、地学部主任等职。在铀矿地质方面提出改造成矿理论及岩石矿床多成因等观点,对我国层控矿床形成机制、发育特征等提出见解,为矿床地球化学做出贡献。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7年7月31日逝世。
郝诒纯(1920-2001)湖北咸宁人,1920年9月1日生。古生物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3),西南联大(清华)研究生。1957-1959年苏联莫斯科大学和科学院进修。1962年起历任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微体古生物学与古海洋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专业。1980年增选为中科学院地学部委员。2001年6月13日逝世。
王仁(1921-2001)浙江吴兴人,1921年1月2日生。固体力学和地球动力学家。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毕业(1943),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硕士(1948),布朗大学博士(1950),任副研究员。1954年到芝加哥理工学院任力学系助理教授。1955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地质系副教授、教授;地震地质教研室主任、力学系主任。为我国力学与地质学、地震学研究的结合做出了贡献。1980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01年4月8日逝世。
陈庆宣(1916-2005)湖北黄陂人,1916年4月4日生。地质力学家。西南联大(北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1)。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多年从事地质力学研究,对东西构造带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发生的纬度等问题有重要贡献。1991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陈梦熊(1917-2012)浙江上虞人,1917年10月12日生。水文地质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2),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西北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解放后,在地质部长期从事水文地质调查,任水文地质工程局副总工程师。在全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及研究工作中,制定了一整套规程,完成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1991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杨起(1919-2010)山东蓬莱人,1919年5月17日生。地质学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3),北京大学硕士(1946)。历任北京大学助教、北京地质大学副教授、教授;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多年来从事煤田地层研究,创建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开辟了煤田地质研究新方向,从成因上阐明中国煤级分布规律,对提高我国煤田地质研究水平做出贡献。1991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2010年12月1日逝世。
於崇文(1924-)浙江镇海人,1924年生。地球化学家。1945-46年在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学习。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50)。后历任北京大学助教、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在地球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开辟了地球化学学科发展新方向,取得了成矿规律理论研究和成矿预测两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我国区域地球化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95年增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我们必须牢记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对我国地矿界的奠基作用,但厚古不必薄今,联大之后同样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地矿学者,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