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西藏南木林县阿木雄北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2023Vol.14(12):-
2023Vol.14(12):-
2023Vol.14(12):-
地层中保存的化石孢粉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古植被、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历史的重要指标BOB半岛。但是关于不同沉积环境中孢粉化石的保存状况,至今尚未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典型地质剖面中QK02钻孔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孢粉组合分析揭示不同的沉积环境对孢粉化石记录保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性探讨清城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研究结果显示,清远市清城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保存情况总体较差:晚更新世地层统不含孢粉,主要可能原因为早期处于河流相沉积环境,不利于孢粉保存。此外,后期气候环境变化,降雨量降低,由河流沉积相转变为陆相剥蚀区,风化严重,也可能导致孢粉遭受破坏;早—中全新世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大量增加BOB半岛,特别是壳斗科的栲属和常绿栎属乔木大量增加,而落叶栎属和枫香属含量较低,反映常绿阔叶林占据优势的植被状况,表明该时期区域气候变化从冷干转向暖湿,同时该时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沼沉积相,有利于孢粉沉积保存;晚全新世气候变冷,导致森林逐渐减少,植被以由落叶栎属与栲属、常绿栎属与松属组成的森林植被为代表。然而,该阶段沉积物中孢粉含量极低,可能是洪水快速发育,使得沉积物主要来自山麓或其他剥蚀区风化壳的土壤,从而导致孢粉记录保存不完整。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内陆河谷以河流相或风化剥蚀区为主的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具有横纵向变化快BOB半岛、物质组成复杂、同期异相等特征,可能不适合利用地层孢粉记录开展古环境重建工作。
2023Vol.14(12):2279-2287
可溶岩分布区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是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地质问题之一,同时岩溶含水层利用与保护也是当前的科学研究热点。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与岩溶发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钻探资料,系统总结了惠州地区的岩溶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惠州地区的碳酸盐岩沉积受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共同控制,有祼露型、覆盖型和浅埋藏型3种类型,以覆盖型和浅埋藏型为主。岩溶发育带分布标高有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主要受当地侵蚀基准面控制,强岩溶发育带相对埋藏深度集中在地面以下150 m范围内,并具有多层结构,垂向上岩溶发育带标高主要为-120~+115 m,埋深为0~250 m,主要分为3层,其中溶洞发育埋深介于0~50 m的溶洞占60.2%;发育埋深介于50~100 m占26.6%;发育埋深介于100~150 m占13.2%。研究成果可为惠州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重大工程选址建设、岩溶塌陷防治和岩溶热矿水资源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2023Vol.14(12):2288-2300
惠州断裂是惠州盆地的西边界断裂,横穿惠州市城区,前人对惠州断裂活动性的调查研究较薄弱。因此,厘定惠州断裂的构造特征和活动性,对惠州市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及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构造调查解析、物探和钻探等工作基础上,结合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测试分析对惠州断裂展开研究工作。构造解析及钻孔揭露表明,惠州断裂为正断层,表现出了右行走滑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力学性质具张性、压扭性、张扭性多期次交替转换特征,对第四纪地貌具有控制作用。结合物探和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研究表明,惠州断裂错断了第四纪地层,其在晚更新世末期仍有活动,最新一次活动的时间应在距今10~(24±2)ka,可将惠州断裂定为活动断层。研究成果可为惠州市今后的城市工程选址、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2023Vol.14(12):2301-2315
粤西—桂东南毗邻区是重要的剪切带型金成矿带。在黄泥坑—丰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泥坑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床,以及一大批具有良好的资源找矿潜力的金矿点和化探异常。为快速实现该地区金找矿远景区的圈定,本文通过对以往地质勘查项目及区域地质成果资料分析,总结了黄泥坑—丰木地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认为该地区金成矿过程受地层、构造、岩浆岩多重因素控制,较为独特的矿化特征是区内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也形成了剪切带型金矿体。通过对黄泥坑—丰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以及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周边4个有利的金找矿靶区,即花山、西牛坑、先锋顶、罗密4处找矿靶区,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奠定良好基础。
2023Vol.14(12):2316-2327
广东莲花山整装勘查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锡铜多金属矿基地。区内先后发现金坑中型铜锡铅锌银矿床、十字路中型铅锌锡多金属矿床、江西坑小型锡多金属矿床及多处矿(化)点,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但整体研究仍较为有限,区域成矿规律尚未厘清。本文通过对该区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区内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综合成矿地质条件与信息,在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地段、明显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区与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位置圈定了金坑—八乡、仙水沥—分水凹、塌山—江西坑、银瓶山与长埔—吉水门共5处锡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认为在圈定远景区内找寻锡铜多金属矿仍有很大潜力,建议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2023Vol.14(12):2328-2340
广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产地。本文系统总结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母岩的特征,重点分析了母岩的稀土元素特征,提出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快速评价指标。通过岩石学特征分析,发现成矿母岩主要有6期,以晚侏罗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副矿物等研究推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离子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轻稀土与重稀土矿床(点)母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相似,推测两类矿床(点)稀土元素未发生明显分异;不同时代岩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类似,推测其成矿母岩来源或形成背景基本一致。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可形成明显的水系沉积物异常,La、Y异常及La/Y可作为快速评价稀土矿床类型及配分类型的重要指标。
2023Vol.14(12):2341-2351
广东惠州市黄沙洞地热田位于中国大热流异常区的东南沿海区。2013年首次在该地区钻探发现广东省内温度最高地热井,地热井井口自流水温98.2℃,井底测得最高水温118.2℃。2018年施工的惠热1#于2900 m测得热水温度为127.7℃,井口最高稳定温度118℃,最大流量137 m
/h。深部热储温度采用无蒸汽损失石英温标计算为142.4℃,指示地热资源成藏潜力巨大。本文为探究该地区高温地热成因,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球物理信息、岩石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深部钻探信息,提出了高温地热区深部潜在地幔物质上涌现象为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处于高重力异常区的北缘,处在线性重力阶梯带上,航磁异常显示深部存在隐伏岩体BOB半岛。高温地热井周边深部软流圈出现一定面积的垂向带状高导低阻体异常,反映可能有大规模的地幔上涌现象,且存在有较高的壳幔热流值,中下地壳可能存在热扰动的地质结构,紫金—博罗及莲花山深大断裂对软流圈的隆起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花岗岩多数显示为变杂砂岩部分熔融,少数为角闪岩和变安山岩部分熔融,指示研究区花岗岩存在地幔物质的加入。研究区浅层地下冷水稀有气体的比值R/Ra(
Ne)air均大于1,显示出地幔上涌影响。研究区内存在生热率较高的花岗岩体,但出露规模不大,年龄为150 Ma左右,花岗岩生热率虽然较高,但岩体的生热率不足以形成较高的大地热流背景值。惠热1#深部钻探在2000 m发现基性辉长岩脉,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为深部地壳或上地幔的玄武质岩浆经侵入作用形成。黄沙洞地区高温地热的成因主要是软流圈上侵造成的上地幔的热对流。
2023Vol.14(12):2352-2365
广东龙门永汉地区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对该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研究,对更好开发利用其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地热地质调查、钻探工程及降压试验等方法,对该地区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地热流体质量并计算了地热资源量。研究表明,较高的区域背景热流和高生热率的花岗岩体是永汉地区热储的良好热源,大气降水沿断裂带向深部渗透,经深部循环,接受热量加热形成热水后以沿升流通道向上运移形成水热对流系统,并在有利的地段聚集形成地热田。地热资源量4225.93×10
/d,加权平均水温57.8~72.4℃。地热流体体质量较好,主要为HCO
-Na型中性低矿化度的淡温热水,其开发利用方向为理疗洗浴、采暖、农林渔业等,可进行梯级开发利用。研究成果可为永汉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2023Vol.14(12):2366-2376
石菉—鹦鹉岭—锡山一带是粤西地区的一个铜锡钨(铅锌)多金属矿密集区,矿床(点)众多,区内矿床勘查工作多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前,勘查深度浅,且各矿床之间均为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区,研究程度低,各矿床深部和外围均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该区开展的1∶5万重力测量、1∶1万地面磁法测量以及典型矿床电磁法剖面测量等工作成果的综合研究,认为本区主要为北西和北东向的区域构造控岩、控矿,综合物探成果反映空白区内隐伏构造发育,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备寻找新的中大型隐伏矿床的条件。通过进一步工作,该区有望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铜锡多金属矿田。
2023Vol.14(12):2377-2390
广东省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选址位于隐伏岩溶地区。为了查清产业园岩溶发育规律,笔者开展了综合物探工作,对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进行了专项岩溶探测。本文在介绍综合物探探测岩溶的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相关工作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方法,最后通过物探成果分析与钻探验证,归纳总结了综合物探探测岩溶的经验与教训,研究成果可为隐伏岩溶地区的物探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3Vol.14(12):2391-240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实际找矿中有广泛的运用,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开展广东龙门平陵径—大坑迳地区的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查证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土壤中W、Sn、Bi、Mo、Cu、Pb、Zn、Ag、Au、As、Sb共11种元素的含量特征以及元素分布形态和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信息,认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为Ag、Bi、Sn、Pb、Sb、W、As,圈定了有价值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HT1~HT4共4处。经异常查证,圈定了有望获得找矿突破的有利靶区2处,其中HT1综合异常预测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HT4综合异常预测为石英脉型钨锡矿。本次研究通过对平陵径—大坑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进行了成矿预测,为区内下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2023Vol.14(12):2403-2414
旗鼓岭矿区位于阳春盆地的南缘,为近年取得初步突破的矿区,但矿区具体的化探异常和找矿方向研究程度较浅。为研究旗鼓岭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指导进一步找矿,对该矿区进行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选取了阳春盆地与Cu、W、Mo成矿关系密切的11种元素进行测试,在对数据和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后认为Cu、W、Pb元素分异性强、集散性明显、相关性好可以作为矿区的找矿标识。矿区元素次生晕异常分带明显,Cu、W、Bi、Mo等中高温成矿元素主要分布在矿区北段旗鼓岭附近,Au、Ag等中低温成矿元素主要分布在外围。因此,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元素的异常分布特征,在旗鼓岭矿区圈定出7处综合异常,且经揭露找矿效果良好。综合重磁化等方法异常信息指出矿区中部为进一步勘查的首选区段,为下一步矿区勘查提供了找矿方向。
2023Vol.14(12):2415-2425
粤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崩塌及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本文以粤北地区连州镇为例,主要采用空地一体化的现代新技术手段,包括由机载LiDAR为主的航空遥感技术和由探地雷达、微动勘探、高密度电法、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组成的综合物探技术,查明了该区岩溶塌陷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条件、覆盖层特征、岩溶发育情况以及崩塌灾害发育特征、稳定性状态。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调整以及岩溶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工程治理等提供基础依据。
2023Vol.14(12):2426-2433
本研究旨在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对广东省阳春市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通过收集大量地质、地形、气象等相关数据,提取了坡度、坡向、工程岩组等11个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构建了全面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GBDT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受试者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AUC值(Area Under Curve,AUC)被用于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AUC值达到了0.9414,说明GBDT模型在阳春市滑坡易发性评价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易发性分区统计结果显示,整个阳春市中BOB半岛,高易发区占4.98%,中易发区占8.42%,低易发区占16.39%,非易发区占70.22%。本文研究方法可为开展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2023Vol.14(12):2434-2446
广州市花都区在长期的地质工作后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图表、影像、数字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和成果地质资料,为了更好地对这些资料进行管理和使用,笔者构建了基于ArcGIS的花都区数字地质模型,将纸质及数字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为点、线、面、栅格、影像等要素,由要素构成各自独立的点、线、面、栅格、影像图层文件,再将所有的图层文件汇集成一个资料库。通过ArcGIS平台,根据主题的需要而引用其中某些图层组建不同主题的地图文档,通过地图文档,设置引用图层的堆叠方式、各特征属性的可视方式或隐藏,形成一幅专题地图;可以查询各图层在任意点的属性特征数据,对属性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运算)生成新图层和新数据,也可以提取图层或数据,创建新的模型。近年来,该模型一直在构建过程中,已有图层涉及地理地貌、基础地质、第四系、基岩、钻探工程、矿产、土壤等领域,可作为当地开展地质调查的重要工具。
2023Vol.14(12):2447-2458
凡口铅锌矿山隐伏岩溶发育,地下水径流带易发育岩溶管道,地面塌陷活动频繁、生态破坏严重。岩溶管道基本位于逆冲断裂F203的上盘,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在背斜轴部尤为发育。研究发现岩溶管道的分布与岩溶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方向以东西向、北西向为主。多源示踪试验证实岩溶管道呈树枝状,集中径流带两侧交错发育低角度支流,存在明显的分支、复合现象。岩溶管道内,地下水径流速度186~546 m/h,径流量9151 m
2023Vol.14(12):2459-2469
以理论几何形态出现的偏心距,推及建设工程中实际形态的偏心距的存在,运用几何形态和力学关系,论证在土力学和工程力学体系作用下,导致所出现的力学偏心矩,从而导出力学偏心矩与工程稳定性的力学关系;并通过阐述影响工程整体安全稳定性的力学因素,以此阐明正确分析及准确评定建设工程偏心现象所导致的工程安全稳定性隐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际工程中,工程体系由于内外力作用因而产生偏心矩,由于偏心矩作用因而造成可能出现工程的失稳地拱、变形坍塌的病害,由此阐明正确对待建设工程的偏心矩在工程体系中所带来的力学问题,以及对其所造成的工程病害隐患进行精准消除的必要性;以至分析其中的土力学机理,对桥台预压工程和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准确地预测评估,相应地提出准确的加固方案,及时消除偏心矩可能造成的影响工程整体稳定和安全的危害;实际建设工程中,越来越多的项目工程的偏心病害只有得到治理,才能使项目工程优质竣工和安全营运,因此体现了合理解决偏心距和偏心矩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及消除工程隐患起到的重要作用。
2023Vol.14(12):2470-2479
清远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最易发的地区,以小型土质崩塌和滑坡为主;此外该地也是降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龙舟水”期间,清远市大范围、大型规模及灾情重大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研究“龙舟水”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和降雨诱发阈值,可使现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由点向面转变,扩大监测预警覆盖范围,同时可以更好地科学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通过对清远市1978年以来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数据统计,以及2011—2022年“龙舟水”地质灾害经验性阈值统计,可以揭示清远市“龙舟水”地质灾害发育与阈值规律。此外,通过剖析2022年典型“龙舟水”降雨过程及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空间分布,可以获取清远市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诱发大范围、大型规模及重大地质灾害的累计降雨量阈值,据此可以提出预警建议值。研究成果可用于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自动预警预报。
2023Vol.14(12):2480-2491
广东省曲江区2022年度斜坡类地质灾害高发,对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治理、预防斜坡类地质灾害是社会发展进步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地质监测预警体系不能满足当地地质灾害防治的需求。本文基于GIS构建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利用三维GIS空间信息系统获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形、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7个影响因子构建易发性评价体系,基于信息量模型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值,同时叠加曲江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划分易发分区,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提供参考。
2023Vol.14(12):2492-2501
惠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具备丰富的城市地质资源。本文基于国家试点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提出以地热资源为突出特点的城市地质资源评价体系,为惠州市进一步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方法指引,为惠州市城市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资源保障。本文结合惠州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惠州断陷盆地城市格架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矿产资源保障城市的实际地质属性,初步评价惠州地区地下水、地热资源、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旅游地质资源(地质遗迹)、地下空间资源等与地质作用相关的自然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惠州地下水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分布广,资源储量大。横沥镇黄沙洞地热井水温达118.2 ℃,是广东省已探明的温度最高的地热泉,且已进行过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地热发电潜力大。惠州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质的偏硅酸型矿泉水资源及大型绿色石场开发利用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建设的物质需要。惠州地区地质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适合规模化开发。
2023Vol.14(12):2502-2515
清远市清城区于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7个试点城市之一,紧密围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要素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本文从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地质资源3个方面总结清城区城市地质特点,同时研究清城区存在的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可溶岩与溶洞、巨厚风化壳、富水砂砾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软土5个方面。梳理和总结本次城市地质工作思路,为后续广东省其他地区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提供示范与借鉴。结合成果应用,提出清城区未来城市地质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应从如何有效服务于空间规划、重点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与开发和富硒优质土壤资源利用6个方面着手。
2023Vol.14(12):2516-2528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一项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城镇和工程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惠州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第五,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量最快最大的城市。开展惠州地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对城市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选择惠州市惠城区惠南湖片区进行综合地质评价,通过实地野外调查采样分析,查明该区内地层岩石、地质构造等特征以及地下水类型、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水土环境质量与污染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研究区按工程建设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分区,其中适宜区面积2.43 km
,占比11.50%。研究成果可为惠州城市整体规划、工程建设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基础性地质资料和科学建议。
2023Vol.14(12):2529-2541
地质遗迹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和特征描述是合理利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拟建南岭国家公园因未开展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存在资源本底不清晰、缺乏整体评价等问题。基于对南岭及周边地区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与以往地质调查成果的整合梳理,在对拟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将地质遗迹分为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2大类、7类和14亚类。从规模、形态、分布规律等方面总结了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运用对比分析,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砂岩地貌景观、峡谷地貌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游憩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2023Vol.14(12):2542-2554
主办: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院四区科研楼 邮政编码:100012